自贸港故事汇
■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7月25日13时许,用完午餐的员工陆续返回,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隆平生物技术(海南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隆平生物)内一番忙碌景象。拿着移液枪,缓缓将液体注射到一个个白色实验管内,研发助理王俊然正配合项目团队开展载体构建工作。
“快节奏、重科研,这里的每位同事都很拼。”看着身旁在各自实验台前认真操作的同事,入职一个月的王俊然感叹道。
纵观隆平生物的创业之路,“拼”字无处不在。
2019年,三亚赴京招商引资,隆平生物创始人、总经理吕玉平开启了他的海南缘。
隆平生物创始人、总经理吕玉平在工作。受访者供图
在生物育种领域,吕玉平的名字非常响亮——他30余年钻研生物育种技术,曾任中国农业大学、兰州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研究员,也曾担任美国Ceres公司首席科学家、先正达生物科技(中国)有限公司运营总监、大北农集团生物技术中心总经理。拥有千万元年薪的他,带着借款,最终奔赴三亚创办隆平生物。
“我从一个抢手的‘打工能手’变成了贫穷的创业者。”回想起四年前的创业路,吕玉平依旧唏嘘不已。彼时,借款发放完员工工资后就所剩无几,实验室、实验场地、实验器材都靠当地支持,甚至连实验药剂都需要朋友支援。他从北京开来的轿车是货车,也是“卧室”——公司拉种子、化肥和日常小憩全靠这辆车。
“幸好,在团队初创期,三亚市领导带队上门,诚意满满提供帮助,多次开会协调解决企业需要的实验设备与场地等,提供‘保姆式’服务。”吕玉平说。
仅有8个人的初创团队,靠着袁隆平先生“奋斗不息、创新不止”的激励相互扶持,咬着牙坚持下来。公司的核心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LP007及其配套庇护所玉米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,团队主持的农业农村部重大专项课题也顺利通过验收。
除了团队的“拼”、技术的“新”,气候的“暖”也是关键。
“三亚气候条件适合南繁,在北方地区玉米一年只能种植一代,三亚可以做到一年四代,从而大大加快科研进程;同时,在三亚还能免去冬季温室的费用,能节约大量成本。”隆平生物副总经理贾志伟说。
随着近年来国家关于生物育种的利好政策不断推出,生物育种成为一条热门的赛道。2021年引入首笔融资后,吕玉平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、区位等优势,用好自己金融知识和人脉储备,先后开展5轮融资。所在园区——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下属崖州湾创投也在企业C轮融资时果断直投,成为股东。隆平生物从最初的1000万元原始注册资本达到如今超过40亿元估值。
慢慢地,资金宽裕了,队伍壮大了,科研条件也变好了,吕玉平对这家粮油作物生物育种公司的“立命之本”没有丝毫的放松,科研创新一直在路上。依托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,团队协同隆平高科开展了海南首单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,200多份材料有效促进了中国玉米新品种研发;核心产品和技术正在巴西开展性状测试;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“芯片”研发平台的隆平生物生物育种双创中心项目在三亚加快建设。
“我在个人事业发展高峰期来海南闯荡,就是响应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号召,看好崖州湾科技城‘南繁硅谷’的发展潜力,我们先后投入数亿元用于研发,用好园区汇聚的创新资源和公共科研平台,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,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团队价值。”吕玉平说。
(海南日报三亚7月26日电)
标签: